喜庆用品批发个体户:灯笼春联热卖 今年的年味更浓

?店里摆满了各种喜庆用品

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 通讯员 刘春

昨日,汉口北小商品城三楼,600平方米的“浪漫喜庆商贸”店里,挂满了大红色的“福”字和灯笼。柜台及货架上,红色的杯子、碗、喜帖等节庆用品琳琅满目,墙壁则满是红色的春联……

店主张海峰在店里忙个不停,“忙到腊月二十九,就准备安心过年了。”他说,今年春节,响应“就地过年”号召,就不回汉川老家了,“等到春暖花开,我们再回家走亲访友。”

销售额比去年翻番

昨日上午10点,极目新闻记者在张海峰的店里看到,几乎每隔5分钟,他就要接一个电话。接单、配货、发货,店里的生意就如满眼的红色一样红红火火。自2016年将店铺从汉正街搬到汉口北,张海峰成功地将自己的小店,做到了省内颇具规模的喜庆用品批发店。

今年36岁的张海峰,是湖北汉川人,十四五岁起,他就开始涉足喜庆用品行业,从普通的店员干起,到后来拥有自己的店铺,再到如今的规模,他很知足并乐在其中。

“平时,我主要做婚庆用品,但去年底到现在是婚庆的淡季,我把主力放在了年货上。”张海峰说的年货,就是春联、福字和灯笼等节庆用品。

“今年的年味比去年浓,生意也比去年好多了,销售额差不多翻了一番。”他说,去年他是在腊月二十八结束了一年的忙碌,随后回了汉川老家。“后来看到武汉‘封城’,再到‘解封’,一步步看到武汉复苏,感觉恍若隔世。”

店里的生意也是如此。“刚‘解封’那会儿,生意一落千丈,传统的婚庆旺季五一小长假前,销售也很一般。”不过,到了十一长假,生意明显好起来了。“感觉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,武汉人对年的期盼更浓了,所以今年春节前我们加大了备货量。”事实证明,张海峰的判断是正确的。

还有外省客户光顾

在汉口北,张海峰还租了一个面积2000平方米的仓库,提前储备春节货品,这个面积是之前汉正街仓库的20倍,“东西卖得差不多了,等到年前最后两天,没卖完的货我们准备清仓处理。”

“今年销售情况是近几年来最好的。”张海峰统计发现,最近一个月,来批发的顾客,除了来自湖北各地市,还覆盖到周边的河南、江西、陕西、湖南、重庆等地,甚至远至东北。当然,销售最多的,还是武汉本地。

因为生意越来越好,出货量越来越大,张海峰还多雇了几个人,最近每天加班加点,“散客也有,最近很多人来买新衣打年货,顺便也会带点春联和福字,我们批发价销售,划算!”

为何今年生意更好?张海峰分析,很多人响应“就地过年”政策,留在武汉过年,“要把家里装扮得更具年味,少不了要买点春联啥的,我们的生意自然就好了。”

此外,消费升级趋势也很明显。“今年卖得最好的是绒布春联,价格更高,批发价在18元以上,到了零售市场,可以达到35元左右。”他指着一旁的纸质春联表示,“纸质的三五块钱就能买到,但买的人明显一年比一年少,感觉大家更注重品质了。”

不少商户就地过年

“卖完就准备回家过年了,今年货也销得差不多了!”张海峰所说的家,并不是往年过年,他们都会回去的汉川老家,而是自己在武汉的家。

“前些年,我们一般是腊月二十九回老家,大年三十吃个年夜饭,就开始走亲戚了。”他介绍,妻子是孝感人,二人育有两个孩子,大的7岁、小的3岁,“我们双方的亲友都喜欢热闹,过年都是轮流去大伙儿家里做客。”

一年一次的团聚,总是格外珍贵。“但今年这个情况,我们思考再三,还是决定就在武汉过了。”忙生意之余,张海峰一家打好了年货,“家里冰箱已经都装满了,就等我们回家了。”

见不到亲友,会遗憾吗?“小小失落是有的,但我们能接受,亲友也都能理解。”张海峰的岳父岳母都在孝感老家,他们已经约定好,等到天气暖和,好好放一次假,再回乡团聚,“今天的别离,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相聚。”

在汉口北,还有不少这样的商户。在武汉,他们虽是异乡人,却选择过年不回家,自己安心,家人也放心。

同样经营春联等节庆用品的倪新伟,今年26岁,是北京顺义人。“爸妈在北京家里,最近都很少出门,他们总是叮嘱我,今年一定留在武汉过年,不要来回折腾,更安全。”他去年6月来武汉后,就没有回过北京了,“我们有很多北京、甘肃等外地同事,大家都决定过年留下来。”

猜您喜欢
  • 舞曲信息
  • 舞曲名称喜庆用品批发个体户:灯笼春联热卖 今年的年味更浓
  • 舞曲标签
  • 舞曲时长
  • 舞曲大小
  • 舞曲音质
  • 网友点赞3 次
  • 播放次数1698 次
  • 收藏次数5 次
  • 下载次数336 次
  • 下载金币0 个
  • 发布时间2020-28-10
  • 如页面长时间没有响应,请点击此处刷新